家人们,有没有发现团队里弥漫着一股 “丧” 味儿?分配任务时大家低头装没看见, deadlines 逼近时才慢悠悠动手,开会讨论时全程 “隐身”,问就是 “都行”“随便”“你定”。老板急得掉头发,觉得是员工太佛系;员工心里翻白眼,吐槽公司没盼头 —— 这僵局,其实是管理者的策略该 “升级” 了。
现在的打工人早就不是 “给口饭吃就卖命” 的状态了,想让他们从 “躺平” 变 “冲锋”,得先搞懂他们为啥提不起劲儿。那些能让团队满血复活的管理者,都不是靠 “PUA”,而是靠 “换思路”。
先自查一下,你的管理是不是犯了这些 “老毛病”:
把 “打卡” 当业绩,只要坐满 8 小时就算合格,至于干了啥没人管;开会永远是 “我讲你听”,员工提建议就被怼 “你懂管理还是我懂”;奖励全看 “印象分”,平时会来事儿的总占便宜,埋头干活的反而被忽略 —— 这种操作,能让员工有积极性才怪!
想激活团队,管理者得先学会 “换频道”。
第一招:把 “盯过程” 改成 “追结果”。某新媒体公司取消了早晚打卡,改成 “项目节点负责制”:只要能按时交出合格的稿子,你是凌晨写还是下午写没人管。结果呢?以前天天坐班摸鱼的人,现在主动加班改方案;以前卡着点下班的人,开始琢磨怎么出爆款。年轻人吃 “信任” 这一套,你给他们自主权,他们反而更在乎结果。
第二招:让 “批评” 变成 “解题”。别再犯 “员工做错事就劈头盖脸骂” 的毛病了!有个销售团队的经理特别会来事:下属丢了客户,他先问 “这次卡在哪了”,再一起想 “下次怎么避开坑”。结果他带的团队流失率全公司最低,有人说 “就算犯错也不怕,因为知道有人帮着兜底”。现在的人最怕 “做错事就被一棍子打死”,你给台阶,他们才敢往前闯。
第三招:用 “参与感” 替代 “命令式”。开会别再念 PPT 了!某设计公司搞 “头脑风暴茶话会”,谁有想法就往白板上贴便利贴,最后大家投票选方案。刚开始有人不好意思,后来连实习生都敢抢话筒。更绝的是,他们让员工自己定 “季度小目标”,管理者只负责帮忙协调资源。结果呢?目标完成率比以前高了 40%—— 你看,让大家觉得 “这是我的事”,比逼着他们干有效多了。
说到底,员工积极性低不是 “人有问题”,而是 “策略没踩对”。当管理者能放下 “我是老大我说了算” 的架子,学会 “信任、兜底、共创”,团队的热情自然会被点燃。毕竟,没人愿意在一个 “干好干坏一个样”“犯错就被骂死”“啥都说了不算” 的地方拼命。
最后想说,调整管理策略需要精准捕捉团队状态,还得有科学的工具辅助。积分兽软件就能帮上忙,它能记录员工的每一点进步,帮管理者看清团队的 “卡点” 在哪,让调整策略更有针对性。如果你也想让团队从 “蔫蔫的” 变成 “嗷嗷叫”,不妨试试积分兽,或许能找到激活积极性的钥匙。
下一篇:没有了!